首页

搜索 繁体

十七、《》(2 / 3)

维系人之间关係的手段吧?这确实是资本家的悲哀。不过,似乎大多数人也是以利益交换的方式建立关係呢。

当然,也别以为单以情感建立起的人际关係不会有任何讨还的因子存在,人情债就是这么回事。

拥有情感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,但不可否认我正是以此为食,巩固着自己的世界。

四年前我刚回归郭家时,迎来一连串的动盪,只是因为有私人医疗机构创办人是自己亲人这样的巨大盾牌,才让我能很快就脱离舆论漩涡。

所有一切都浮上了檯面,赖、邱、郭、李四家的因果在那段时间是人人争相讨论的话题,警方自然也从这样的关係中补足所有人交集上的动机,我宛如置身事外,却也是事件的核心。

也因为我事先隐瞒了自己跟郭雅筠的关係,所以我与生母的重逢成了迫不得已跟情感驱使下的行为,使得警方无从提前阻止我和郭雅筠的接触。

外界一致认为,正是因为是郭品郡念在郭雅筠是自己的亲生母亲,才使郭雅筠私下接触我,并要我暗中协助她藏匿,我彻底成了被害者的角色。

「母亲是透过纸条……指示我那么做的,我真的……好害怕。对方要我把那一晚递给我的纸条冲入马桶,并说如果我洩露出去要像杀养母一样杀了我,那时候我才明白……原来自己的母亲是这么可怕的人,只是……我还是认为母亲须受到惩罚,所以才找了学长并告知外公,将它称作是让母亲束手就擒的劝戒计画。我……真的别无选择。没想到,她最后还是想要杀我……」

在警局内我说着说着不禁悲从中来,这时我依然表现出脆弱且受害的形象,遭逢接连变故的可怜少女。隐忍自己作为赖家亲生女儿秘密多年,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早熟女孩。

这番说词即使没有与祖父事先套好,但也足以解释我们为何会聚集到废弃庙宇。

再说,祖父根本也不知道我真正的「计画」,他更不可能讲出伤及自己的推理跟解释。

他如果指出我似乎别有用心,那只会使他的外在形象重挫,毕竟我是受害者又是他的孙女,他肯定会被贴上冷血企业家的标籤。

如果他解释自己早就知道内幕,那么也会带来不小伤害,变成他想要彻底捨弃我跟自己女儿的恶人。

不受情感所支配的成功企业家,竟然害怕外界的观感与道德审视确实是相当滑稽。祖父没有如我的生父一样彻底展现自己的阴暗面,只是他却也受制于自己拥有的一切,害怕着失去。

可怜的祖父甚至连捨弃坏根的选择都没有,作为握有资源跟权势的社会人,早就被这些坏根给盘根错节,不是一起被世俗的舆论与标准给烧尽,就是被一根细小的螺丝钉给压垮。

拥有越多,身心害怕失去的煎熬就越大,这当然也是每个人都会歷经的过程。

所以之后我该如何支配自己的世界,不至于被太多外在事物所影响,成为我最大的课题。毕竟人不可能独善其身生活的。

事件结束后我离开了原本的学校,至此与学长断了联系。

进入到全新环境的我很自然被当成身心尚未痊癒的可怜女孩,同学跟师长时常围绕着我、关心我,或许这多少也跟我的「新家庭背景」有关。

不过,这样的形象如我前面所说是不能一直展现下去的,所以我很快就从伤痛中振作,并靠着善于掌控人心跟身家背景,成了受瞩目的特殊人士。

进入大学后也是如此,只是我依然时时警惕自己,必须拿捏好完美与不完美的平衡,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完美。

三年后,祖父重新修建了那座荒庙,成了他事业王国中的一项善举,也因为这样的「善举」,为他带来正面声量,更抹除掉那些质疑他冷血拋弃女儿与孙女的标籤,在于此举也包含弔念郭雅筠的用意。

轰动一时的因果凶杀案落下帷幕,仅剩那些对一连串经纬仍感到津津乐道的媒体、自媒体不时拿出来作为主题报导,我更因此受邀接受访谈,在眾人前露面。之后还是大学生的我,也在出版社提议下出了自传。

书名为《共生毒》。

它记录了关于郭品郡的身分转换,自我认知与情感上的挣扎;成人之间对于慾望、利益、谎言、情爱、毒品,诸如此类的「毒」沉溺其中、无法自拔与无能为力的各种形貌,以及成为在大人博弈间筹码的少女独白记事。

只不过这本书中我对学长的事没有多作着墨。除了我认为未经对方同意,不该随意公开他人隐私,同时我也不想藉此再跟学长发生交集。

书中我隐藏了学长的真实姓名,也诉说对他的感谢。最后更是若有似无的透露出自己尚未走出也还未准备好的讯息,我相信自己的骑士在阅读到那些隻字片语时,肯定能了然于心。

这会是郭品郡的唯一一本书,也是最后一本书。即使之后我有打算以此为业,也不会再以真名出书,所以可以当成这本自传是我与学长的最后书信,之后我会销声匿跡。

没错,我将会销声匿跡。

只是还记得我前面所提到那四年前无意间种下的毒果吧?名为祝福下的分离的毒果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